更新時間: 15/07/2024 03:19
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辦的ESG一站通活動,獲得amfori、AsiaREC、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以及JCI APEX晉峰青年商會的全力支持,《ESG一站通.升級教室》探索ESG新時代:全球規範與動向前瞻活動圓滿舉行,探索ESG新時代的全球規範與動向。
來自歐美和內地的ESG專家與大家分享了全球各地最新的ESG法規和動向,幫助參加者緊貼ESG在新時代下的發展,拓展業務。
感謝各位ESG專家講者的分享!
amfori環境管理體系經理Bruno Güemes Delgado、AsiaRE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傑夫、商道縱橫管理合夥人彭紀來、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碳及ESG方案助理首席顧問周曄。
提醒大家,如果想了解企業的ESG表現,只需在「ESG一站通」網站(https://esg-one.hkpc.org)輕鬆登記成為綠色會員,即可進行免費的「線上ESG自我評估」,取得「ESG一站通績效咭」,從多角度全面了解企業在ESG方面的優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和優化!立即成為ESG One綠色會員,開展你的ESG之旅!
我們將繼續舉辦不同的活動,幫助大、中、小型企業提升ESG表現,請密切留意我們的最新活動資訊.
自1970年代起,香港擁有優越地理位置及多聯式交通運輸網絡,作為全球重要的轉口貿易樞紐,長期以來憑藉高效的物流體系和自由港優勢,成為國際供應鏈的關鍵節點。然而,隨著歐盟、美國等市場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法規趨嚴,香港的港口與物流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與轉型壓力。供應鏈企業需要重新尋求新的合作伙伴,供應鏈企業亦需要在內部制定新的政策及加強員工培訓,以迎接新的貿易挑戰及抓緊市場未來新的契機。否則,供應鏈企業將會面臨淘汰。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於2024年1月推出「ESG一站通」(ESG One)平台,透過整合評估工具、技術支援及培訓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端到端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配合新成立的「資源循環技術研究中心」,雙軌並行協助企業將 ESG 理念深度融入營運核心。
生產力局首席技術總監張梓昌今日透露,平台推出年半已吸引逾1200間企業,其中中小企佔比高達95%,並獲約190間機構支持。
張梓昌分析指出,當前中小企實踐 ESG 正面臨四大關鍵挑戰,分別為缺乏專業知識科技與資源、數據收集與報告困難、資金與成本壓力,以及對市場認知及曝光不足。
對此,他提出六點以全方位支持中小企的 ESG 轉型。六大核心支柱分別為 ESG 評估與藍圖規劃、數位信任與管治、專業 ESG 諮詢、綠色科技探索、資助計劃及人才培訓與商務機遇。
生產力局綠色生活與創新部總經理蔡劍虹進一步分享平台數據指出,在約1200間參與自我評估的中小企中,橫跨18個行業的企業於「商業道德」、「勞工權益」及「客戶責任」三大範疇表現突出。
其中,「商業道德」中有93%企業制定反貪腐政策,77%建立舉報人保護機制;「勞工實踐」中有91%企業設有勞動保障政策,84%提供基本員工醫療支援;「客戶責任」中亦有95%建立投訴處理系統,82%實施透明產品保固條款 。
針對中小企資源限制,張梓昌強調將採取「認知賦能」、「能力建構」、「技術落地」三階段支援策略,包括開辦 ESG 實務工作坊、提供國際標準認證培訓,以及協助企業申請綠色科技研發基金,全面降低轉型障礙。
資料來源: 匯港通訊
極端天氣頻發、碳關稅實施、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全球正經歷一場低碳轉型浪潮。《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要求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減排50%,這不僅是政策要求,更是市場新標準。
碳關稅衝擊:香港出口的隱形成本
幫助企業實現低碳化,也是轉型重點之一。價格優勢或許是企業過去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但現在綠色生產認證更有助企業打造品牌形象和拓展市場,產品與生產工藝是否環保常常是「敲門磚」,在某些市場,如果沒有綠色認證,企業可能連報價的資格都不具備。歐盟碳邊境稅(CBAM)的實施、亞馬遜「氣候友好承諾」計劃的推行,均顯示碳管理能力已成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隱形簽證」。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前年的「碳中和進展與挑戰」業界調查結果,當時仍然有超過七成受訪企業不熟悉「碳中和」,只有不足兩成已制定具體的減碳目標,加上在推行低碳轉型時要面對較高的財務資本,以及缺乏需求等障礙,令減碳之路困難重重。
電子製造業的碳數據實踐
生產力局在減排和碳消除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近年推動多項低碳技術,如將廢塑膠及生物質熱解產生燃料油和生物炭技術,鋰電池回收再利用技術,減少生產及運輸過程的碳排放。當中,香港一間擁有44年歷史的電子製造商的案例展現碳管理如何從被動合規轉化為主動競爭優勢。在國際採購商日益嚴格的碳數據要求下,生產力局為這間電子製造商進行的生命週期碳足跡盤查,是供應鏈碳管理的示範案例。研究涵蓋20個上游供應商、逾300道生產工序,識別出各個工序及材料的碳足跡貢獻度並找出熱點。企業因應分析結果制定具針對性的減排策略,實踐低碳製造。
它們更將碳管理融入產品設計概念,並開發出模組化機艙消噪耳機。這種可輕鬆拆卸維修的設計,不僅延長產品壽命,更減少運輸維修產生的碳足跡,體現設計思維在綠色轉型中的關鍵價值,為傳統製造業在低碳經濟中開創新的競爭維度。
當建築廢棄物變身「碳捕手」
上述提及的產品轉型案例證明綠色轉型不僅能滿足合規要求,更能創造新商機。建築業作為香港另一個高碳排產業,正嘗試利用技術創新將二氧化碳從負擔轉化為資源,其突破點竟藏在廢棄的混凝土中。香港建築業佔全港碳排放15%,有本地企業與生產力局合作研發「碳捕獲混凝土」並以此生產環保磚,每平方米環保磚可封存約2公斤二氧化碳。這項創新不僅可以封存利用二氧化碳,還可以提升混凝土強度,現時已應用於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部分發展項目。因此,低碳建材除了可以緩解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更可額外產生碳信用價值。作為建材製造商,推廣低碳建材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形象,還可以促進技術創新、開拓新的市場機會、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並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面對2035年減碳50% 目標,若全港有一成的新建築採用此技術,年減碳量相當於關閉1.5座煤電廠。當務之急是建立碳標籤制度,區分真偽低碳建材,避免「漂綠」沖淡企業綠色轉型動能。香港若能把握碳消除技術(如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的先行優勢,或可從國際碳市場的跟隨者,躍升為綠色建材標準的制定者。
賦能企業 投向綠續轉型
今年過後,缺乏碳數據的企業將逐步被市場淘汰。然而,危機亦是轉機,香港企業若想在全球市場保持競爭力,必須將碳管理納入核心戰略。生產力局深明業界所需,致力協助業界制定務實的減排策略和措施,攜手為實現「碳中和」做好準備。生產力局為不同行業研發全面的碳評估工具,協助不同業界掌握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制定合適的減碳目標;同時也提供各類專業顧問服務,繼續研發和激勵業界應用更多低碳科技,促進業界加快低碳轉型。
有別於上市企業擁有大量資源維持企業永續發展表現,資源有限的中小企可善用認可機構,如生產力局 ESG One平台提供一系列的ESG實踐方案及工具,協助企業從「了解」、「增值」及「聯繫」開展可持續發展旅程。ESG One提供的免費線上自我評估,企業可實時獲得「ESG One 績效卡」,了解企業在「E」、「S」、「G」的表現,配合行業特性及發展,更有專家教分享心得,制定合適的方案;另外, ESG One的「綠色科技專區」為企業提供一系列「增值」方案,涵蓋環保產品、服務,以及數碼方案等,提升企業ESG執行能力;同時,企業亦可透過列入「ESG One綠色名錄」、展示「ESG One電子徽章」及「ESG One 績效卡」具體地對外展示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表現及承諾,大大提升企業的ESG品牌價值。
由HKPC 生產力局「ESG一站通」聯同ThinkESG聯手舉辦《創新綠色未來:解鎖可持續物聯網解決方案》匯聚科技及ESG專家,與參加者一起發掘物聯網 (IOT)技術如何協助各個產業提升生產力。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包括涉獵最新智慧廢物管理、智慧回收以及可再生能源管理等。
生產力局《ESG一站通 年度中期聚匯》賦能企業 - 共築綠色香港今天在生產力大樓舉行,匯聚超過100位政商界領袖、行業商會及中小企代表踴躍出席,場面熱鬧。活動中, ESG一站通公布了全新會員福利,並表揚20多間在ESG自我評估中表現優秀的中小企。一眾旅遊、酒店、科技及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行業專家其後於「專家分享」環節分享真知灼見,多角度探討ESG及科技創新如何為推動旅遊及酒店業起到關鍵作用。
全場滿座,過百位企業朋友們踴躍參加!生產力局、知創企業家網絡聯同中小企資援組SMEReachOut舉辦的「東盟市場拓展新趨勢:行銷與金融科技的融合」《知創企業家.聚匯》活動圓滿舉辦!我們特別感謝活動的合辦夥伴香港產業製造協會、Aspire以及中銀香港,使眾參加者得以了解行業專家與成功企業家的分享,學習如何善用最新的科技與行銷策略去擴展東盟市場,受益匪淺。
HKPC 生產力局中小企資援組SMEReachOut 聯同知創企業家網絡舉辦,HKCERT、JCI APEX 晉峰青年商會、香港電腦商會 The Chamber of HK Computer Industry 合辦的「中小企業網絡安全:構建更具韌性的商業體系」《知創企業家.聚匯》活動圓滿舉辦!感謝各位網絡安全專家與大家分享資訊安全的發展趨勢同數碼化帶來的種種機遇以及政府資助計劃的最新資訊!做好資訊安全,邁向成功的企業管治。
生產力局一直致力支持大中小企業,與 JCI APEX 晉峰青年商會合辦活動「企業杏林ESG」 - ESG 第二站:「S」公司發展與社會責任,生產力學院高級顧問李家維先生更擔任嘉賓講者,介紹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 NITTP,加深本地企業員工對新型工業化和高端科技培訓的認識。
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與工業貿易署攜手策動的《科技+ 中小企 採購博覽會 2023》(Tech+ SME Sourcing Fair 2023)(博覽會)於 2023年10月10日開幕。博覽會針對中小企面對選擇與尋找合適技術方案的難處及無助感,即場提供實用數碼方案範例,並鼓勵企業善用政府資助、推動升級轉型,迎來新機遇。
由生產力局「ESG一站通」、「中小企資援組」(SME ReachOut) 聯同香港電商物流協會及菜鳥網絡共同舉辦「引領電商物流轉型 攜手締造綠色未來」商聚考察團。日前帶領30多間中小企實地考察位於赤鱲角機場的「菜鳥智慧港」,親身體驗科技對物流業的正面影響。
(香港,2024年1月22日)生產力局的年度旗艦盛事《智瞻2024》論壇今天在生產力大樓舉行,現場反應熱烈,座無虛席,吸引近400位政商界領袖及傳媒嘉賓踴躍出席。今年論壇以「ESG 一站通——推動企業齊參與」為主題,由星級講者領航,於「智瞻領袖論壇」中帶領與會的商界領袖,共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並深入分析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策略部署,激發與會者的前瞻性思維。